美国媒体报道:香港举行数绘摄影之父傅文俊的展览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于2019年1月8日至2月22日呈献傅文俊个人展览《相机绘画:傅文俊的摄影创作》。傅文俊的作品糅合了摄影的务实和各种视觉艺术的美感,透过摄影和其他艺术形式互相配合,把看似难以理解的讯息转化成平易近人的概念,反思历史与人文的各种问题。美国媒体72 Dragon Media从此次展览切入,撰文解析艺术家傅文俊的“数绘摄影”艺术创作历程。
黑色墨迹缓缓渗出,在画面的边缘卷进卷出。时而,流动的墨痕是雨、或梦或云。时而,印迹斑斑的墨痕,揉入丰富的色彩,表达对认知、身份和情绪等概念的看法。傅文俊的作品存在于阴影的盒子中,通常包含9块方格,以三乘三、距离墙面一英寸半的方式出现。如此布局已足够超越平面空间和视觉期待。他的艺术是浮动的,是被重新定义了的摄影,是变革了的数字摄影。你的大脑觉得图像应该是什么样的,他的作品常常挑衅你的看法。这便是傅文俊的风格,他的数绘摄影。
作为领导中国当代艺术舞台最具革新力的艺术家之一,傅文俊的作品在纽约、巴黎、巴塞罗那、米兰、迪拜等地展出。不仅如此,他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宠儿。东京都美术馆、法国国家美术家协会收藏了他的作品,亚洲、美国和非洲的多家博物馆同样珍藏他的艺术创作。
他现代而抽象的艺术创作如同手套般自如地适应了在中国兴起的艺术舞台。而他来自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地方。
二战后的和平年代傅文俊出生在了中国重庆。这一时期,重庆与上海、北京、和天津比肩并称中国的四大都市。之后,傅文俊进入四川美术学院进行艺术专业学习。
他在2009年的创作《回响》中,将挥之不去的被遗弃建筑物的抽象画面与国徽组合在一起,并置了经济废弃物与工业化所期许的繁荣。从他的先期作品中便能感受到他无畏于直面现代文化的伪善。
2010-2011年傅文俊将数字摄影与拼贴艺术结合起来。在《他心通》作品中他借助X射线拍摄人体头颅,并将大脑空间置换为佛教造像。2012年在作品《信手拈来》中他运用混合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糅合讽刺性文化符号的新图像。幽默的创作最终带来了质疑文化身份和“自我”认知的作品。傅文俊的创作持续进行,他很多产,同时不断推进艺术跨界,特别是油画、水墨、雕塑和数字摄影的交错跨越。
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介入文化影响和文化批判。个人的游历体验对作品呈现主题有着一定的影响。
“我喜欢游历,也常常游历。每一次的出行都是一份经历,一个遇见新的、不同事物的过程。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重新更深度地反思至今为止的多种生命体验、社会经历、文化思考等等。”
此次由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呈献的展览《相机绘画:傅文俊的摄影创作》,展出了《红酥手》《空山新雨后》《小楼昨夜又东风》《大珠小珠落玉盘》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作品。非常值得花费一下午的时间去好好研究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它们会刷新你对摄影和艺术的认识。但傅文俊并未止于此,他在新作中还在进行构成形式方面的研究。在系列作品《问茶》中,艺术家表示作品“呈现中国老式茶馆的物件与环境,并在美学上探索几何化形式构成的问题”。
文化议题继而在新作《F1》中延续。他告诉72龙媒体,“作品是由水墨、白描与淡彩组织起来的主题人像,并与原始照片生成对比,我鼓励观看者去询问和思考眼前图像背后的事物。去年参观F1阿布达比大奖赛给了我创作这组作品的启发。”
显然他越来越将自身的经历与外部世界的影响更加紧密地结合在创作中。他的作品,如水墨般从画布上渗出,有时融合并模糊了周边环境,有时又与其形成鲜明对比。
“我让中国传统文化与不断革新的摄影艺术在作品中相遇。而香港则是一座东西方文化相遇并交融的都市……”因此,展出和欣赏傅文俊的作品在香港是再适合不过的地方了。
- 相关文章推荐: